|
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今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会于11月29日召开座谈会,畅谈学习体会,提出新四军研究工作如何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建议意见。来自我会的老领导、研究专家、我会后代分会领导等20多人出席座谈会。据了解,各地新四军研究组织,也相应开展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活动。
二、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启动仪式。
4月20日下午,由我会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主办的纪念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粟裕大将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工程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出席这次启动仪式的领导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空军后勤部原副部长乔泰阳少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一师分会会长、解放军工程兵学院原政委刘华苏少将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寻访调研考察团的68位成员,有中共南通市委副书记张兆江,南通军分区副政委严文缘,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首任会长、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秦兆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保刚健,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常浩如,原市领导徐朋、袁瑞良,市有关部门领导张鹏飞、蔡宏伟、张建明、王国平,南通籍已103岁高龄的红十四军老战士吴九成和抗日老战士代表,还有我会后代分会成员、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市新四军少年军校的师生代表等,共计600余人。
各县(市)区、南通各高校新四军研究组织除了积极派人参加南通市有关纪念活动,配合我会做好相关工作外,还各自组织或参与了当地党政机关开展的纪念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的活动。
三、举办专题演讲活动。
4月22日上午,我们通过市委党史办联系,利用南通市委宣传部“江海大讲坛”第110期平台,邀请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一师分会会长刘华苏将军作了题为《新四军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演讲,拉开了我市为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而举办的百场报告会的序幕。
与此同时,各地、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演讲党史、军史、新四军和苏中抗日根据地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开展以宣传新四军和苏中抗日根据地史为主的活动就有102场,参加听讲、接受教育的共22300人次。其中,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秘书长陆子森同志亲手制作了专题PPT,在机关、学校、社区宣讲了25场,听讲人数14000多人。
四、编辑出版《抗日记忆》第一辑。
从2016年7月开始,南通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组织学生对我会提供的自2012年以来历年的抗战老人录音录像资料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本书编辑人员选择其中百余位受访者的口述片段作为第一辑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今年编辑出版了《抗日记忆》第一辑一书。
各地各单位也加快了编写历史性书籍步伐,2017年共出版书籍9本,包括《新四军在海安》、《黄逸峰的跌宕人生》、《季方传奇》、《启东新四军老战士抗战记忆》、《江海怒涛-新四军抗战在通州》等。其中如皋市编辑出版了《回忆红十四军》、《红十四军研究文选》、《蒲涛烽火》、《苏北红书知见录》等4本书。南通大学历史系、我会后代分会的有关书籍也在紧张地编辑之中。
五、举办有关历史人物贺寿、纪念活动。
3月17日,我会领导参加了由新四军老战士任仲池的子女在南通烈士陵园举办的任仲池、白桂芳夫妇百年诞辰追思活动,并在会上讲了话。任仲池夫妇都是江苏泰兴人。任仲池同志 1941年参加革命,1964年从部队转业到南通,曾任南通粮食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市交通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局长等职。其夫人白桂芳同志原在上海纱厂做工。当得知任仲池同志参加新四军后,毅然赶回老家参加革命工作。在被敌人逮捕关押期间,虽遭严刑拷打,仍宁死不屈,保护了党的组织。
6月10日,曾任广东茂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离休后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的期颐抗日老战士李祥岩百岁贺寿仪式在文峰饭店隆重举行。李祥岩老人1918年6月出身于江苏海门。早在1941年就参加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并于1942年4月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我会参加了贺寿活动,并主持了贺寿仪式。
据了解,各地也纷纷利用纪念历史人物的形式举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开展贺寿、追思等活动9次。
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还支持该会成员、骑岸初中原副校长丁宪明同志建成了纪念新四军在当地抗战的“念军亭”。在建设选址、提供场地、构筑道路、整治环境、勒石立碑等方面给丁老先生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终于使“念军亭”顺利落成。还联系我会和通州区四套班子领导举行了“念军亭”落成仪式。
六、慰问新四军抗日老人。
1月4日,我会会同市爱国拥军基金、江海志愿者总站、老兵驿站,在如皋市新四军研究会领导陪同下,去如皋看望慰问了抗日老人吴光裕、徐良泉、章锦学,还到泰州看望慰问了今年103岁的南通籍红十四军战士吴九成。
1月18日,我会会同市爱国拥军基金、市关工委等组织,借助江海志愿者总站会堂,举办了爱国拥军慰问庆功大会,表彰慰问了南通市12位立功官兵家属。
我们还与市爱国拥军基金等组织一起,先后看望慰问了新四军老战士邱荣林、夏溶、陈奎等,利用赴云贵寻访机会,慰问了南下干部6人。
各地新四军研究组织也利用春节和纪念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机会,慰问了新四军抗战老人。启东市新四军研究会(筹)在2017年春节和建军节前夕,共慰问了新四军老战士20多人。
七、参观抗日遗迹。
5月12日,我会机关一行4人,到盐城东台市考察了三仓烈士陵园、新四军一师纪念馆和弶港镇红帆小学,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红色传统教育。
10月19日-29日,我们利用去云南、贵州寻访南通籍南下干部的机会,专门参观了位于黔灵山的关押张学良、杨虎城的麒麟洞,在安顺市,我们参观了王若飞故居,在昆明市,我们参观了曾经培养过朱德、叶剑英、周保中等革命志士的陆军讲武堂,专程寻访并参观了云南省飞虎队博物馆,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南通职大党委,于今年5月和7月,在我会副会长、职大党委副书记、新四军研究分会会长陈蔓生带领下,赴江西、江苏新四军纪念场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革命教育。
海安县新四军研究会翟厚才会长、张树林、杨斌副会长等人于10月份参加〈铁军〉杂志社组织的“重走铁军路”寻访团,走访参观了武汉、南昌的革命遗址,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
启东市新四军研究会(筹)今年组织全体成员,参观了江苏部分传统教育基地,同时还赴唐山、承德学习了解由新四军发展而来的英雄部队--解放军24军及其下属72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八、接待外地客人。
4月18日至21日,我会和有关县(市)新四军研究会接待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追寻粟裕师长足迹,再访苏中革命老区”寻访调研团一行68人。 4月19日晚,市委书记陆志鹏,市委常委、秘书长沈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我会首任会长秦兆桢,以及市有关部门领导张建华、张鹏飞等会见并宴请了部分来自北京、南京的客人。陆志鹏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5月上旬,开国中将刘先胜之子、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会长刘强,副会长王婵、葛建夫等一行6人到苏北考察, 5月10日从如东县来南通,与我们交流了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工作。我会在接待过程中,与他们交流了对苏中军区海防团初创地的看法和我会今年以来的工作。
此外,我们还接待了来通交流工作的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淮北分会秘书长丹宁军等人。
各县(市)区新四军研究组织也先后接待了多批上级和外地新四军研究会和新四军后代参访团。海安县新四军研究会接待了原联抗领导人宋生发的女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军一行。如皋市今年先后接待北京、上海等地来如参观考察红十四军纪念馆的新四军研究组织人员31批185人次。
九、召开老同志座谈会。
5月9日,我会借座崇川区老干部活动室,召开有关老同志座谈会。市老领导朱剑、姜祝三、秦兆桢、程亚民、李明勋、陈华汝等人参加了座谈会。市委党史办主任张鹏飞、副主任张建明莅会指导。会议提议,请市人大就保护现有红色纪念场馆、充分发挥它们应有作用问题立个法。会后,我会以朱剑等老同志的名义,起草了给南通市人大的《关于立法保护红色资源的议案》。
十、精心组织召开我会理事会议
3月30日上午,我会召开2017年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研究部署2017年工作,通过有关人事事项。增补南通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职大分会会长陈曼生同志为我会副会长。
8月25日,我会借座通州区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今年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会上,我会副会长施文彬作了《今年以来工作回顾和今后四个月工作安排》的工作报告。各县市区研究会和职大分会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安排通州分会秘书长陆子森就宣讲通州抗战故事,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情况作了经验介绍。此次会议在通州召开,得到了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他们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下,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共江北特委纪念园、东社镇忠孝园、北兴桥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东社镇谢家渡战斗纪念碑等场所,对新四军当年的抗日活动有了真切的感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十一、继续开展寻访抗战老人活动。
今年10月19日至29日,我会施文彬、尤来宗、王桂萍和如皋市新四军研究会谢建奇等一行4人,先后去了贵州的贵阳、安顺,云南的昆明、曲靖等市寻访南通籍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南下干部。在当地市委老干部局的大力支持、协助下,顺利寻访到张正、施祖德、白明、叶莹等4位南下的离休干部。同时,还掌握了南下干部陈良、阚长友、顾竟成(已故)等人的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寻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支持南通大学开展了寻访抗日老人活动。南通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的学生对南通崇川区文峰社区部队离休干部进行走访,共采写抗战老人20余位,录制了视频、音频,并整理了相关文档资料。他们的“抗战老人口述史资料收集整理”课题,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论文《在口述历史实践中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入选第三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2017年9月,文学院筹划成立了全校性的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南通大学商学院利用学生暑期开展社会调研机会,组织学生继续寻访生活在南通市的抗日老人,已先后寻访抗战老人87名,对其中的72人已形成寻访材料。他们的工作成果,受到了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未来网、腾讯网以及江海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各地也加强了寻访工作,全市全年共寻访抗战老人155人。其中海安县到上海寻访了原联抗司令黄逸峰的夫人、今年9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李楚衍。如皋市共组织寻访活动15次,寻访如皋籍抗战老人35人,征集有价值的实物书刊资料200余件。
十二、加强理论研究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我会加强了开展新四军和苏中根据地历史的研究和宣传工作。首任会长秦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带头撰写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是中国新四军的前身》理论文章。各新四军研究组织也加强了研究和宣传工作,尤其是陶建明、何苏平、陆大同、陆子森、谢建奇、黄裕龙、吉春发等同志,纷纷寄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会王茂华同志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坚持笔耕不止,今年先后在《铁军》、《铁军纵横》、《江海春秋》、《新四军历史研究》以及《铁军廉鉴》杂志上发表理论研究和新闻报道文章17篇,还出版了22万字的《硝烟中的新四军》一书。
各县(市)区新四军研究组织的许多论文除了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登载外,还参加了有关单位组织的研讨会交流。其中,海安县何苏平、如皋市殷春泉的论文,分别参加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的研讨会大会交流。
如东县新四军研究会今年与中央电视台《百战经典》创作组合作,拍摄了《蛟龙出黄海》的历史纪录片上下集,主要宣传新四军一师三旅海防团、苏中军区海防团、海防纵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事迹。影片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七套9月23日和10月7日首播,产生了强烈的宣传效果。
如皋市新四军研究会配合江苏省电台、江苏省开放大学、南通电视台新闻部、都市生活频道江风海韵栏目组一起,采访红十四军失散老战土及其他红军后代,制作了《不忘初心,百岁老人终圆红色夙愿》、《最后一位红十四军失散老战士吴九成》等专题片。
为了推动和促进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今年再版了《三百万颗民族心》。同时要求我们做好征订工作。我会和各地纷纷订购了该书。其中如皋市新四军研究会订购了100本,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订购了50本。
十三、支持后代分会举办《父辈足迹》老照片展。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沿着父辈足迹继续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8月1日--6日,由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主办的《父辈足迹》新四军老战士照片展在市行政中心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张兆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葛玉琴,市政府原副市长朱晋,市政协副主席金元,南通军分区副司令严文缘,原南通市委书记朱剑、原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兆桢,以及市有关部门领导王亚雄、黄正平、张鹏飞、张建明、蔡宏伟、许建华、樊建清、王国平、沈飞、黄鹤群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展仪式。本次展览共选定刘瑞龙、周一峰、谢克东、邢白、朱剑、陈世魁、王太祥等49位新四军老战士照片近300幅,同时展出了128位抗日老战士群像。此后,后代分会在有关方面协助下,又将《父辈足迹》展板拿到南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通州区刘桥镇、通州区行政中心、南通反“清乡”斗争纪念展览馆等地方展览,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参加观展的人员已超过10000人次。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南通广播电台以及市外多家媒体报道了展览消息。书画大师范曾为本次展览题写了《父辈足迹》展标,更为展览增加了艺术感。
今年,海门市新四军研究会也制作了“新四军在海门”的老照片展板,并在有关乡镇巡回展出。
十四、支持少年军校开展工作。
今年,市新四军少年军校举办了两期夏令营,参加培训的营员170余名。我会机关人员参加了开营活动。首任秘书长尤来宗,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王茂华还为营员们宣讲了新四军的故事。
十五、加强组织建设。
今年3月30日召开的第一次理事会议上,增补南通职大党委副书记、职大新四军研究分会会长陈蔓生为我会副会长。
5月31日,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南京西康宾馆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我市施文彬、翟厚才、殷春泉、虞建宣、张宏杰、施炳新当选为省新四军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12月1日,我会接到市委组织部电话,组织上拟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政协原副主席陆玉明同志来担任我会会长职务,有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今年,在如东县委关心支持下,如东县新四军研究会的领导班子人员已配备到位。
十六、办好《南通铁军》。
今年以来,我们编辑出版了4期24万多字的《南通铁军》。为进一步发挥其引导、宣传、交流作用,我会在首任会长秦老的带领下,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办好南通铁军杂志的实施规则》征求意见稿。5月25日,又专门召开了特约研究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办刊座谈会听取了意见和建议。
从今年今年第二期起,《南通铁军》每期已增至1200册。我会的门户网站《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继续正常地转载了我会的理论成果、工作动态。今年我会成功申办了微信公众号,《南通铁军》内容以及我会工作情况,都及时在微信公众号登录,受众面大大增加。
各地各单位加大了撰稿、投稿的力度,今年如皋、海门投稿量已分别超过了10篇。同时,有关县(市)区新四军研究组织认真办好自办刊物,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十七、协调处理遗留问题。
我会曾经将南通市新四军教育实践基地设于南通市久发农庄,在那里布置了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及部分军人油画展览厅。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会经与港闸区有关方面联系,办理了有关提取油画和展板的手续,并将展板等安全转移至百奥迈科生物科技公司生产厂区内。
我会今年工作体现了几个“新”:一是工作出新。我会搞的系列纪念活动、支持后代分会举办父辈足迹展览、出版口述历史丛书等,都是创新工作。二是机制出新。做到了上下联动、左右联动、内外联动。三是平台出新。如《南通铁军》改版扩容、创建微信公众号等。四是成果出新。今年,我会工作在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微信等媒体上的报道明显增多,在机关里、社会上以及抗日老战士中的影响明显增大。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由衷地感谢市委及其党史办、老干部局等领导机关。由衷地感谢各县(市)区和有关高校新四军研究组织,以及后代分会、少年军校的同志们。对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本会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8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会的换届之年。我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做好换届工作、研究工作、宣传工作、服务工作,努力开创我会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和促进社会各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具体工作初步考虑如下:
一、深入学习中共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用报告精神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二、根据我会章程的规定和市有关部门要求,做好研究会换届工作。
三、调整充实理论研究队伍,以十九大“不忘初心”精神为指导,组织开展新四军及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深入研究,争取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四、调整充实我会宣讲团成员队伍,组织宣讲团成员到学校、农村、社区、机关宣讲新四军铁军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增添红色文化精神食粮。
五、继续做好寻访抗战老人工作,抢救性挖掘活的文物文史历史档案资料,着手开展抗战老人口述历史丛书第二辑编辑工作。
六、继续做好走访、慰问抗战老人工作。对在新四军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宣传、服务等工作中作出成绩的人员,及时做好总结表彰等工作。
主编:王茂华
运营编辑:蒋玉武 |
|